天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天籁小说网 > 傻女逆袭:兵哥宠爆空间妻 > 第120章 这东风又来了

第120章 这东风又来了

县农业局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,夏澜踮起脚尖才看清那份红头文件——《关于申报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扶持项目的通知》。/x?i`n_k′a!n-s′h!u?w,u..*c^o,m_当她读到"单个项目最高扶持金额500万元"时,心跳陡然加速。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胸前的银锁,金属表面竟传来微微的温热,仿佛也在为这个消息激动。

"必须拿下这个项目!"回村的车上,夏澜把文件拍在驾驶台上,"这是建设标准化厂房最好的机会。"

沈毅仔细阅读着文件细则,突然用红笔圈出第七条:"优先支持军民融合项目..."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,"我的退役特种兵身份可以加分。"

李婶则已经翻出了压箱底的宝贝——一本光绪年间的《乡村物产志》。泛黄的纸页上清晰记载着:"夏家庄金米,道光二十三年列为贡品,每岁输百石入内务府。"老太太粗糙的手指戳着那段文字,"咱这可是皇上认证的好东西!"

当晚,夏澜在空间里对着石碑研究申报策略。当她把政策文件投影到石碑表面时,惊人的一幕发生了——文件文字突然重组,重点条款自动高亮,七个金色光点在地图上闪烁,全部与空间能量网的节点重合!

「政策匹配度分析启动」

「建议:申报"示范基地"项目」

「成功率:92.7%」

更神奇的是,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申报方案框架,连每个章节需要强调的数据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。\s\h~e′n*n\v~f\u+.\c.o?m+夏澜连忙记录,指尖因兴奋而微微发抖。这份方案不仅完美契合政策导向,还巧妙融入了军民融合、非遗传承、科技创新等所有加分项。

接下来的三天,村委会变成了作战指挥部。沈毅将申报工作拆解成"军事行动",用不同颜色磁钉标注每个环节:红色是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,蓝色是自身优势,绿色是潜在风险点。当他打开投影仪展示swot分析图时,连见多识广的县农业局技术员都看呆了:

"这哪是申报材料,简直是特种作战计划书!"

李婶则带着妇女们准备实物材料。老太太们把紫金玉米做出了十八般花样,从金灿灿的玉米烙到晶莹剔透的玉米饴糖,整整齐齐码在手工编织的竹篮里。最绝的是李婶那套"节气点心"模具,每个都刻着吉祥图案,旁边配上相应节气的古诗。_E?Z_小~税+徃\ ¢醉!芯*璋_结\耕¨薪¢哙?

"文化传承这块,谁也比不过咱们!"李婶信心满满地拍着胸脯。

王叔负责的则是"硬实力"展示。老拖拉机手带着年轻人把种植基地收拾得井井有条,连田埂都修得像用尺子量过。无人机升空拍摄的全景视频里,千亩玉米田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波浪,与远处的青山绿水构成一幅绝美的乡村振兴画卷。

申报答辩当天,夏澜团队一亮相就引起轰动。沈毅笔挺的军装配上精确到秒的汇报,李婶现场展示的古法工艺,再加上王叔播放的实景视频,让评审专家们交头接耳。当夏澜展示出那张融合了空间技术的"智慧农业监控系统"时,主评审的眼镜差点滑到鼻尖:

"你们一个小山村,怎么会有比省农科院还先进的技术?"

夏澜早有准备,她调出沈毅的退役军人证和军地合作文件:"感谢部队培养的人才和技术支持。"既回答了问题,又强调了军民融合特色。

最精彩的时刻出现在自由提问环节。一位戴金丝眼镜的专家质疑道:"传统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,很难支撑规模化发展..."

李婶突然站起来,抖开那本《乡村物产志》:"这位领导,您看清楚了!道光二十三年我们村就能年产百石贡米,现在技术好了反倒不行?"她粗糙的手指戳着检测报告,"γ-氨基丁酸含量是普通玉米八倍,重金属未检出,这叫没标准?"

全场鸦雀无声。主评审低头翻阅材料,突然指着某页问:"这个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数据,有第三方验证吗?"

夏澜微微一笑,拿出手机打开实时监控。大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无人机正在田间巡查的画面,茂盛的玉米秆比人还高,每株都结着两三个饱满的玉米棒。更震撼的是实验室发来的实时检测数据——营养成分普遍超出普通玉米5-8倍!

"我们每块地都有独立传感器,数据直连县农业局服务器。"夏澜的声音不卑不亢,"随时欢迎各位领导实地查验。"

答辩结束的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。夏澜走出会议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