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跟你多要,厂里那么多老师傅,我就要一个,这都不行?”
家里那两条方便面生产线,现在都是满负荷运行,一开始还好,可时间长了,也经常出些小毛病。
等春节过后,李天明还计划着将剩下两条生产线也投入使用。
到时候,没有专业的机修,小问题还好说,一旦出了大毛病,再把生产给耽误了。
于是,李天明就打起了钢铁厂三产的主意,那么多经验丰富,技术一流的老师傅,要是能请一位回去坐镇,他心里也就踏实了。
上回来海城送货,李天明特意拐到钢铁厂和孙立说了这件事。
“这……行吧,我再和我大伯说说,不过这事,我可不敢保证啊!要是没人愿意去,你可别怪我!”
每人愿意去?
怎么可能啊!
那些老师傅当初之所以提前退休,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,如今在三产上班,也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现在有赚高薪的机会,别说去李家台子了,就算是去西疆支边,也照样有人抢着去。
“孙处!”
食堂主任拿着单子过来了,孙立看都没看,直接在上面签了字。
“去财务把钱给领了!”
食堂主任答应一声,又出去了。
“我去招待所给你们哥俩开个房间,你们歇会儿,等中午咱们一块儿吃饭!”
“别麻烦了,吃完饭再回去,这破路,天黑都不一定能到家,再把车误半路,我们哥俩非得交代了不可!”
孙立听了,也没再坚持:“行吧,那就下次,赶上个好天儿,你们哥俩就住市里,咱们好好喝一顿!”
在食堂后厨歇了一会儿,几人又去了孙立的办公室。
临近年底,财务那边也忙得厉害,每一笔对外支出,都需要好几个领导签字才行。
“我大伯没在?”
“李副主任和我大伯去冶金局开会了!”
李学军作为革委班子成员,虽然资历浅,但排名却仅次于孙福满。
“跟你透露个消息!”
见孙立神神秘秘的,李天明立刻猜到要说的事只怕不小。
“有变动?”
呃?
孙立笑了:“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,确实要有变动,等那条轧钢生产线顺利投产,我大伯差不多要往上进一步了!”
哟!
还要进步,再进步就该到冶金局了。
等等!
孙立特意说这个……
孙福满如果要进步的话,厂革委主任的位置就空下来了,到时候……
“八九不离十!”
这还真是个好事!
李学军要是坐了钢铁厂的一把手,往后有啥事,可就方便多了。
“孙哥,你的位置不往上挪一挪?”
“我挪啥?我这个年纪,能做到大国企的处长的,可着海城也找不出第二个了,我不急,等个十年八年都行!”
李天明听得懂孙立话里的意思。
孙福满就算是要走,也肯定会给孙立把路铺好,更何况,李学军顺利接任的话,也不会亏待了孙立。
“孙处,今天的报纸!”
敲门声响起,接着孙立的下属拿着报纸走了进来。
李天明本来没在意,只扫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报纸。
当他看到头版的标题时,顿时觉得心都提了起来。
“看什么呢?”
孙立也看了过去,目光同样落在了那篇社论上。
“娘的,吃着咱们的饭,还敢挑衅咱们,这帮猴子忒他妈不是东西,要我说,就该狠狠的教训他们一顿,让他们知道什么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,天明,天明,你这是……”
孙立正说着,见李天明半晌没说话,突然瞪大了眼睛。
“天明,天亮所在部队是不是……就在南边啊?”
喜欢逆流年代: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