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天籁小说网 > 状元的锦鲤妻 > 第231章 等待

第231章 等待

孩子们在村道上奔跑嬉戏,嘴里不断地欢呼着“状元郎”,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萧谨言凯旋归来的模样。妇女们则忙着准备庆祝的食物,锅碗瓢盆的声音此起彼伏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喜庆的气氛。

在萧谨言的老家门前,红灯笼高高挂起,家人们忙着接待前来道贺的乡亲。萧父萧母站在门口,脸上挂满了自豪的笑容。萧谨言的爷爷萧九斤也不停地向村民们点头致意,心中充满了骄傲。

“咱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状元,真是光宗耀祖啊!”一位老人感慨道。

“是啊,谨言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勤奋,现在终于扬名天下了!”另一位老人附和道。

肖家村里里外外一片欢腾,仿佛每个人都在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。大家都在期待着萧谨言的凯旋归来,共同分享这一份属于全村的荣耀。

萧谨言最近对宇文琼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,这一切源于好友肖家明的提醒。

肖家明认为宇文琼虽然才华横溢,但行事作风过于激进,容易给萧谨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何况已向宰相表明家中已有状元夫人李宝儿了,不该给其留有希望。

萧谨言经过深思熟虑,觉得肖家明的建议确实有道理,便开始逐渐减少与宇文琼的接触。

为了拓宽自己的人脉,萧谨言决定在京城拜访一些新科进士。这些新晋榜眼、探花们虽然刚刚步入仕途,但每个人都抱负远大,萧谨言与他们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。

某日,萧谨言拜访了新科进士王启华。王启华是榜眼出身,擅长诗文。萧谨言与他在京城的一家书房见面,两人谈起当下的文学潮流和朝廷政策。

王启华引用了自己新作的几首诗,萧谨言也不甘示弱,随即作诗一首,二人互相点评,谈得甚是投机。

接着,萧谨言又拜访了探花李承恩。李承恩学识渊博,擅长经史。两人在李承恩的府上喝茶聊天。

李承恩向萧谨言展示了自己最新编纂的《大宋史记》,并请教了其中几处疑难。萧谨言对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,李承恩深表佩服,两人互相探讨历史大事,激烈讨论了一整下午。

除了结识新朋友,萧谨言还没有忘记以前认识的四皇子独孤明。独孤明与萧谨言关系深厚,如今他虽身居高位,但仍然待萧谨言如故。萧谨言趁此机会,专程前往独孤明的府邸拜访。

独孤明见到萧谨言,十分高兴,亲自接待了他。两人在府中花园漫步,独孤明询问了萧谨言近来的情况和仕途上的打算。萧谨言如实相告,独孤明点头称许,并提出了几条中肯的建议。

“谨言,朝中局势复杂,需谨慎行事,”独孤明语重心长地说道,“有些人虽表面风光,但暗中陷阱重重,需多加提防。”萧谨言听后深以为然,感激地说道:“四皇子的教诲,谨言铭记于心。”

独孤明拍了拍萧谨言的肩膀,笑道:“我们是多年好友,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。”

独孤明还问了李宝儿的情况,萧谨言大致说了宝儿的近况,并代宝儿向四皇子问了好。

通过这些拜访和交流,萧谨言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人脉,还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智慧。这一切让他在京城中如鱼得水,逐渐在仕途上站稳了脚跟。

李宝儿坐在家中,手中拿着一卷书卷,但心思却早已飞到了京城。自从萧谨言前往京城后,已经有数月未曾收到他的书信。

虽然官府的捷报已传,但他本人至今未归,这让她甚是担心。每当夜深人静,她总是独自倚在窗边,望着天上的明月,心中泛起阵阵惆怅。

一天傍晚,李宝儿在家中的小花园里徘徊,想着萧谨言不知在京城遇到了什么事,竟耽搁了这么久。她看着满园的花草树木,仿佛这些植物也感受到她的焦虑,不再那么生机盎然。

“谨言为何迟迟没有消息?莫非他在京城遇到了什么困难?”李宝儿轻声自言自语,心中充满了各种猜测。她回忆起萧谨言出发前的情景,那时他满怀信心,承诺很快就会回来,但如今这份承诺却成了她心头的一块巨石。

李宝儿的母亲秦桂梅看出了女儿的忧虑,便走到她身边,轻声安慰道:“宝儿,别太担心了。谨言他是个有主见的人,想必在京城也会有自己的打算。你要相信他。”

李宝儿抬头看着母亲,眼中泛起泪光,低声说道:“可是,娘,他一点消息都没有,我实在是不安。万一他在京城遇到什么麻烦,怎么办?”

秦桂梅握住女儿的手,柔声说道:“宝儿,有时候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。你要相信谨言的能力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