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饭时候,全家都对着乔宇,一通劝解加上教训,风小雨就是不同意和刘秀圆房。
这种事,摆在桌面上谈,让乔宇更别扭。
刘秀一直耷拉着脑袋,不发一言。
“刘秀,你今年多大。”
乔宇转脸看着小姑娘,看来看去还是太小,不仅年龄,其他也一样。
“十,十七。”刘秀结巴了一下。
“在刘村,那边介绍你不是十八吗?”
乔宇疑问了一句,旋即明白过来,估计那帮说媒的担心未成年,别人不敢要。
“你们看,还未成年,圆房我就是犯法。”
乔宇找到了理由,摊了摊手。
“放屁,我和你妈……”
乔大洋脱口而出,李翠芳急忙推了他一下。
乔大洋瞪了瞪眼,把话咽了回去。
“好啦,好啦,感情的事,要你情我愿,自由恋爱。小宇也不是小孩了,自己能做主。”
二姐乔春梅皱着眉头,她聪明伶俐,嘴也比较快。
全家乔宇文凭最高,读完高中,再就是二姐,初中。
在当时落后的乡下,很多文盲,能培养姐弟俩读书,已经算是不错了。
“你少看点那种恋爱小说。”乔大洋把目标转向二女儿:“我让小宇圆房,还不是为你姐妹俩好。”
农村穷人家娶媳妇,还有个途径,就是用姐妹换亲。
乔大洋原本就是打算大女儿二女儿任选一个。
“不管小宇和刘秀成不成,反正别想我换亲,都什么年代了,还来父母之命这一套。”
乔春梅噘了噘嘴,一脸不屑。
“二丫头,反了你。”
乔大洋吹胡子瞪眼,乔春梅却毫不理会,拿起一片饼,站起身走了出去。
赶着两头羊离开了家。
争论不了了之。
接下来十几天,刘秀除了偶尔出来吃顿饭,基本上都是关在房间。
包括大小便,用马桶。
十几天后,刘秀才渐渐露面,村里都知道乔宇家来了个远房亲戚,是个小姑娘,整天低着头。
全家都把刘秀当做小媳妇养着,也就没让她下地干活。
有好吃的,都是让刘秀吃,乔宇不时抓几只鸟,摸一些鱼。
刘秀很快脸色变得圆润丰满起来,渐渐也多了一些笑声。
小姑娘在家也没闲着,她手工活不错,缝缝补补,洗衣做饭。
完全成了一家人。
只是在偶尔提到圆房时候,她脸色会暗一下。
朝霞艳红,天边太阳刚刚露出一角,路边野草上,布满薄薄的霜。
乔宇沿着村前小河边,已经跑了好一会。
晨跑,是在学校养成的习惯。
身体微微出汗,在河边一棵大柳树根须上坐下,倚着树干休息。
霞光下,一位姑娘站在河边,秀发披肩,花格子衣衫很简洁。
小姑娘十六七的样子,长长睫毛,瓜子脸,肌肤微微有点苍白。
手中拿着一本英语书,正在朗读背诵。
应该是附近村的姑娘,每逢节假日礼拜天,一大早都会过来。
乔宇当初第一眼看到,心就莫名其妙动了一下。
从那以后,姑娘出现,乔宇就会静静坐在不远处观看。
那个年代,男女关系很纯,很少搭讪。
乔宇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。
不和刘秀圆房,乔宇心中对这位姑娘朦胧感觉,也是一部分原因。
姑娘背完一篇课文,对着乔宇笑了笑,很温和。
乔宇心中一动,豁出去了,今天一定要有点发展。
不能让黄皮皮笑话,盯着人家有大半年,连个名字都没搞到。
站起身,刚要走过去,远处传来喊叫声:“冬儿,冬儿。”
姑娘答应一声,急急忙忙跑开。
“冬儿。”
乔宇有点泄气,一边念叨着,一边往村子里走。
走到村头不远,看到村里的会计刘勤中,鬼鬼祟祟,进了一家院子。
院子独立一些,左右都没紧邻人家。
大白天,不至于偷东西吧。
乔宇好奇地靠近。
院墙是泥土夯成,低矮,还有几个缺口。
沿着缺口望进去,院子内一览无余。
“刘会计